【小村大事】第15期来啦
近年来,怀柔厚植乡村文化自信,一系列文化活动:“村BA”“善缘老会”“乡村有戏”...正在怀柔迸发出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北京市禧宝露文化中心坐落在桥梓镇凯甲庄村,今年5月31日,怀柔区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基地在这里成立。(以下简称:基地)
【资料图】
基地于2022年建成(占地面积20000余平方米),内设浸烙葫芦、京绣、风筝、绳编、陶艺等非遗项目,以及红色教育、木画、农耕等系列展品300余件。其实,早在基地落成前,禧宝露文化中心内的各项非遗技艺就已经在逐步唤醒沉睡的本土文化资源了,而基地的建立,对推动怀柔非遗传承工作以及乡村文化振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文化人
焦家浸烙葫芦技艺,作为基地内的一项区级非遗技艺,深受周边村民的支持与喜爱,自2022年9月截至目前,已经有500余人学习并了解了焦家浸烙葫芦这项非遗技艺。
他们通过学习,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非凡魅力。孟昭君是郭家坞村村民,一年前,在基地内接触到了浸烙葫芦,第一次感受到传统文化“触手可及”的她,深深被浸烙葫芦的制作过程所吸引。看着在儿时经常把玩的葫芦上,用浸烙的方式绘就出一幅幅大千世界,就觉得格外新奇,普普通通的农家物,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更是让她喜出望外。孟昭君便对这项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逢基地内有活动或培训,只要是在业余时间,她都积极参与,场场不落,经过一年的学习,她已能熟练掌握这项技艺,并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与认可。
焦家浸烙葫芦非遗技艺学习者孟昭君:“在葫芦的制作过程中,我能深刻感受到浸烙葫芦带来的快乐,也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没事儿的时候,我也会教一教孩子或朋友,他们也都挺感兴趣的,未来呢,我也会更加深入地学习这项技艺,然后把浸烙葫芦介绍给更多的人。”
据了解,在附近的村子里还有6、7名和孟昭君一样,利用闲暇时间开展浸烙葫芦制作的村民,他们开始这项非遗技艺的初衷,无非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久而久之,众多“乡土文化人儿”脱颖而出,一件件优秀精美的浸烙葫芦作品,在他们手中“诞生”。
说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焦家浸烙葫芦技艺非遗传承人焦宇颇为感慨,自来到基地,焦老师也见证了文化带给附近村民的变化。
焦家浸烙葫芦非遗技艺传承人焦宇:“我们在培训的时候,会给村民讲葫芦的历史,讲团圆和家庭和谐,这乡村文明氛围是越来越好了,我们也算是为文明家庭建设出了一份力。而且,有一部分年轻人学习这项非遗技艺,回去以后自己做一些小的工艺品,遇到问题也会通过微信什么的及时问我,我再给具体指导,掌握的还是挺好的。看着大家这么热爱非遗文化,这让我很感动。”
所有的非遗项目,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师傅的言传身教,学生长期实践的耳濡目染,所以激发青少年对非遗文化的了解、认同和热情,也成了基地内的一项重点工作,如今,”中小学生大课堂“已开设21场,共50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
以文兴业
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随着乡村文化深植群众内心,越来越多人投身于浸烙葫芦这项非遗技艺。整合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就变得尤为重要。从去年开始,基地在年初会给村民发放一批葫芦苗。今年,更是加大了葫芦苗的投放量,1000多棵葫芦苗送到了50余户村民家中,成熟后再向村民回收,每棵葫芦以元5——120元的价格回收,无疑是给村里人创收开辟了新途径。
刘凤红是第一批参与种植葫芦的村民,今年5月份,老刘收到了基地分发的60棵葫芦苗,走进他的小菜园,葫芦长势喜人,一个个圆滚滚胖乎乎的葫芦挂满葫芦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凯甲庄村村民刘凤红:“今年5月,发了我60棵葫芦苗,我就负责种,等长好了,他们负责回收,一棵是80块钱,我这点葫芦大概是2万块钱,这对我们来说就是额外收入,挺知足的”。
从刘凤红口中小编了解到,刘凤红两口子都有固定工作,休闲时间也会种种菜,自从种上了葫芦,增加了1年2万块钱的额外收入,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件喜不自胜的好事儿。
除此之外,镇域上热爱并掌握浸烙葫芦非遗技艺的无业村民,也在家里找到了“新工作”,基地会将收回的葫芦发放给他们,在家进行制作,制作完成后以小葫芦3-5块每个,大葫芦60-120块每个的价格进行回收,这一波操作解决了附近一部分居民的收入和就业问题。
最终,他们的作品会出现在镇域上的民宿内、非遗大集上...让前来旅游的人,能够认识了解非遗技艺,并挑选心仪的非遗工艺品带回家,真正实现乡村文化“走出去”。
截至目前,基地开展村民培训10余次,共有10多人掌握了一技之长;开设非遗大集2场,售卖非遗产品收入3万多元。
未来,基地会将葫芦、沙燕等非遗产业进行创新发展。以浸烙葫芦为例:带领周边村民从培育种植技术,到培训非遗葫芦烙画技术制成工艺品,再到开设直播室,将工艺品进行线上销售。更好地将葫芦产业一二三产相融合,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让村民靠创新葫芦产业趟出致富道路。
如今,“久居深闺”的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浸烙葫芦、京绣、风筝、绳编、陶艺等非遗项目作为具有怀柔特色的文旅产业和乡村文化,它们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形成了保护和传承的良性循环。
【完】
摄像:张宇茜
后期:袁靖茗
图文编辑:袁靖茗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